您当前的位置:当代护士杂志社>> 公告 《当代护士》杂志“指南标准 ”栏目建设方案

《当代护士》杂志“指南标准 ”栏目建设方案

 

起    草:黄伶智  刘义婷
讨    论:黄伶智  周昔红  石小毛 王志敏  张玉萍  毛平 张洁
书面补充:胡永红  林琴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指南、标准及专家共识是护理领域学术成果与临床实践的重要载体,既是规 范护理行为、保障护理质量的核心依据,也是推动行业专业化、标准化发展的关 键支撑。对期刊而言,开设聚焦此类内容的专栏,是期刊夯实学术根基的必然选 ——通过整合权威规范资源,强化期刊在护理领域的专业话语权,吸引更多优 质作者与读者;同时,此类内容兼具学术权威性与临床实用性,能有效填补“规 范解读与实践落地 ”的信息缺口,提升期刊的行业服务价值,进而实现办刊质量 与学术影响力的双向提升。

 

一、栏目定位与核心目标

1 栏目定位

“聚焦护理规范,链接学术与临床 ”为核心,聚焦护理领域指南(含临床 护理指南、行业指南)、标准(国家/行业/团体标准)、专家共识,覆盖制定背景 —核心内容—临床转化—实践反馈全链条,既体现学术权威性,紧跟行业规范前 沿;又突出临床实用性,帮助护士解决指南怎么用的问题,成为护理人员获取规 范信息、学术交流探讨的权威平台。

2 核心目标

提升办刊质量:通过聚焦高价值规范内容,强化杂志在护理领域的专业话语 权,吸引优质作者与读者;扩大学术影响力:搭建指南标准的解读—交流—推广 阵地,推动护理规范落地,增强杂志在行业内的学术辐射力;服务护理实践:为 临床护士提供看得懂、用得上的规范指引,助力护理质量提升。

 

二、栏目核心内容框架

围绕指南、标准、专家共识,按基础解读—深度研讨—实践落地分层设计


内容,每期结合热点选2~3 个主题,避免内容零散:

1.核心板块(固定栏目,每期必设)

指南速递:聚焦新发布/新修订内容,快速传递行业动态。内容方向:新发 布的护理国家标准(如《护理分级》等基础标准)、行业指南(如国家卫健委发 布的专科护理指南)、权威专家共识(如中华护理学会牵头制定的共识)的简明 ——说明发布主体、发布时间、核心变化(对比旧版)、适用场景,帮助读者 快速掌握新规范的差异。形式:短文(800~ 1000 字)+表格(新旧规范对比表、 核心要点清单),直观清晰。

指南宣贯:针对重点规范做权威解读,解决规范讲的具体问题。内容方向: 邀请规范制定专家、相关领域资深学者(如中华护理学会专科委员会主委、三甲 医院护理部主任),解读规范的制定背景(制定的原因)、核心条款(挑选临床最 关注的3~5 个重点,如静脉治疗指南中关于导管维护的3 个关键时间点)、制定 依据(引用的证据等级、规定的原因),避免照搬规范原文,侧重讲透背后的逻 辑。形式:专家撰稿(3000~4000 ),可配图解(用流程图展示规范中的操作 步骤)。

指南应用:连接规范与实践,解决指南怎么用的问题。内容方向:征集临床 护士的规范应用案例;形式:案例稿(2500~3000 字)、经验分享稿,鼓励配实 践前后对比数据(如应用指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下降 X%)。

 

2.特色板块(灵活设置,每 2~3 期选设 1 个)

共识圆桌:针对暂无明确标准但临床有需求的领域(如新兴护理技术、特殊 人群护理),组织专家讨论并形成阶段性共识,推动行业探索。形式:以专家访 谈实录呈现,保留讨论中的关键观点碰撞,增强实用性。

规范反馈:收集临床对已发布规范的实践疑问/进建议,形成双向互动。 内容方向:公开征集护士在应用规范时的困惑,由栏目组对接规范制定专家或相 关学会,给出官方/权威回应;同时征集规范修订建议,汇总后反馈给相关制定 机构,体现杂志的行业服务价值。形式:疑问+ 回应问答栏(每期选 3~5 个典型 问题)、修订建议汇总短文。

专项护理发展脉络:针对某专项护理整理指南标准中核心内容的发展变化脉


络,类似于某专项护理指南的综述。

 

 

三、组稿与作者资源建设

优质内容依赖稳定的作者队伍,需兼顾权威专家与临床一线,避免重理论轻 实践:

1.核心作者池搭建

权威专家组:对接中华护理学会及各专科委员会(如内科护理、外科护理、 儿科护理等)、国家护理标准制定参与单位(如三甲医院护理部、护理院校研究 团队),邀请规范制定者、领域带头人担任栏目学术顾问,负责指南深读撰稿、 共识圆桌主持,保证内容权威性。

临床实践组:面向二级及以上医院临床护士、护理管理者、社区护理骨干, 通过案例征集通知、实践稿约吸引投稿,优先选择有规范应用真实数据、具体落 地方法的稿件,同时可联合地方护理学会(如各省护理学会)转发征稿,扩大基 层护士参与度。

 

2.组稿策略

主动约稿与公开征稿结合:指南深读、共识圆桌以主动约稿为主,提前对接 中华护理学会及省级护理学会专委主任委员,与编辑部共同制定选题;临床转化、 规范反馈以公开征稿为主,在杂志官网、公众号发布征稿函,明确案例需含规范 名称、应用步骤、效果等具体要求。

紧跟规范发布节奏:提前关注国家卫健委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、中华护 理学会等官网,一旦有新的护理指南/标准发布,48h 内联系相关制定者约规范 速递稿,1 周内推出,抢占时效性,当期推出速递,下期跟进深读。

 

四、栏目推广与影响力提升

结合学术性和实用性特点,从行业内渗透、临床端下沉双方向推广,扩大影 响力:

1.行业内:强化学术话语权

联动专业机构:与中华护理学会、各省护理学会合作,将指南标准栏目设为


护理规范推广合作平台——如学会发布新规范时,同步推荐《当代护士》将推出 专题解读,借助学会渠道触达会员(护士群体核心读者); 同时可将栏目优质解 读稿汇编为《护理规范解读手册》,作为学会培训(如护士继续教育、新规范培 训)的参考资料,强化学术关联。

作者联动传播:邀请指南深读的撰稿专家(如学会主委、知名护理专家)在 其个人学术账号(如微信公众号、行业会议)中提及相关解读已发表于《当代护 士》指南标准栏目,借助专家的学术影响力带动栏目传播;对临床转化中的优秀 案例作者,赠送当期杂志并鼓励其在科室、医院护理群分享,形成基层传播节点。

 

2.读者端:增强实用吸引力

规范工具包配套:针对每期指南深读的主题,整理可下载的实用工具——如 解读《静脉治疗护理指南》时,同步制作静脉导管维护checklist 、常见并发症处 理流程图,读者扫码即可获取,让栏目内容能直接用;每月汇总规范速递内容, 推出月度护理规范大事记图文,在杂志公众号发布,方便读者快速回顾。

互动活动引流:在公众号开展规范应用小问答,答对可参与抽奖(如杂志订 阅优惠券、护理学术书籍); 同时开设规范疑问征集入口,读者留言的疑问经筛 选后,可在规范反馈栏目由专家回应,增强读者参与感。

 

五、质量保障机制

1.审稿流程

规范审稿流程:所有稿件先由栏目编辑初审,重点看内容是否符合栏目定位、 临床实用性,再送 2 位相关领域专家外审,重点看规范解读的准确性、证据引用 的权威性;对临床转化案例稿,外审专家需为临床专家,需从实践可行性角度把 关,避免案例脱离实际。

设规范准确性核查环节:涉及具体指南/标准条款的稿件,需由编辑对照原 文核对,必要时联系规范发布机构确认,确保内容无偏差。

2.栏目优化反馈

每季度收集读者反馈: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,通过杂志公众号、视频号、抖 音、小红书等开展读者群调研,了解哪些板块最实用、希望看到哪些规范的解读,


据此调整下期内容侧重。也可开放读者、管理者和指南制定者三方沟通互动平台。

每半年召开学术顾问座谈会:邀请栏目学术顾问讨论栏目内容是否紧跟行业 前沿、是否需新增板块,确保栏目方向与行业需求匹配。

 

六、阶段性目标(1年周期)

3 个月内:完成学术团队搭建(不少于 10 人,覆盖 5 个以上护理专科), 出规范速递、指南深读固定板块,每期栏目稿件中学术顾问撰稿占比不低于 50% 公众号规范工具包下载量超 1000 次;

6 个月内:临床转化板块投稿量较初期增长30%,与至 2 家省级护理学会 达成规范推广合作,栏目文章被护理类学术会议引用/推荐不少于3 次;

12 个月内:栏目成为读者获取护理规范信息的高频选择(通过读者调研, 定期看该栏目的读者占比超 40%),杂志因该栏目新增的作者投稿量(非栏目稿 件)增长 15% ,学术影响力(如知网被引量、行业提及度)较之前明显提升。

 

 

通过以上方案,指南标准栏目可既发挥规范解读的学术价值,又通过临床转 化、互动服务贴近护士需求,既能助力杂志提升专业口碑,也能真正成为连接护 理学术与实践的桥梁,实现提高办刊质量、扩大学术影响力的核心目标。

当代护士

 

 

客服

请清晰描述您的问题

微信公众号

点击关注

电话

073184413126

公众号

扫码关注公众号“当代护士”

顶部

友情链接:
Copyright © 2011 www.ddhszz.com Inc.All rights reserved   版权所有· ( 湘ICP备10002459号 )

返回顶部